汽车青年人才产学融合培养模式交流会成功举办
5月1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共同组织的汽车青年人才产学融合培养模式交流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成功举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莲芳;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郑继虎,创新中心相关执委会成员及各业务负责人;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青委会主任委员朱冰教授,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青托人才蔡英凤教授,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研究员、青托人才高博麟博士等百余位学会青托人才和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参与了本次会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莲芳主持会议
赵莲芳秘书长首先介绍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组织本次交流会的目标和意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青年托举人才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发挥了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无限潜力。超过70%的青托人才和青委会成员来自高校。学术界青年人才的创新研究如何与产业需求更紧密结合并能解决行业实际问题,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青年人才培养中一直在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次交流会旨在进一步增强青年人才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平台的了解与合作,加强产业需求和学术研究的融合,探索实践适应产业发展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
郑继虎常务副主任首先感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搭建的与广大青年人才交流的平台,创新中心非常荣幸借助这一平台与青年科学家以及企业骨干人才进行产学研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深入探讨与沟通。在国家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下半场的重要赛道,要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担当作为,要实现关键技术领域并跑以及领跑,带动汽车产业升级及优化。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承担着共性技术研究、创新成果推广和技术转移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我们由衷欢迎青年科学家们以创新中心搭建的算法平台为合作切入点,深度参与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以及创新实验室共建、共享,共同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创新中心将系统认真地研究,并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持续与青年专家保持互动沟通。
在交流讨论环节,创新中心各业务负责人分别对创新中心战略规划与业务进展、智能网联汽车算法协同开发平台、汽车开发者生态平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平台、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研发平台以及各业务模块与青托及青委会委员的合作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青托和青委会的青年人才对创新中心的各核心平台和参与模式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新的思路,包括:
(1)优化研究任务发布机制,基于车辆学科特点增加规划和决策方向的算法任务,发布特定的、长期的任务,并考虑引入排名机制;
(2)利用创新中心开发者生态和算法平台设计基于视觉/感知/决策等轻量级任务的标杆性赛事,为汽车行业提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借助开发者生态平台,搭建企业面向高校发布系列攻关课题,让学术界更好地了解技术应用;
(4)加强在车路云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实验室共建;
(5)基于创新中心现有的试验平台和实验室先进设备条件,开展覆盖本科生和青年老师的联合培养,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6)邀请世界各国的青年专家共同参与共性技术研究,增强国际合作等。
本次交流会基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各平台资源,提出了包括共性技术课题研究、产业生态平台参与、实验室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合作等丰富的产学融合合作模式,并基于双方需求对相关模式和配套机制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既增进了青托和青委会人才对创新中心的了解,也为实现青年人才成长和创新中心平台发展的双赢奠定了基础。
- 大家都在看
-
1
CSAE行知学院7月19日青年学术前沿论坛日程发布: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
2
联盟前瞻技术识别工作组筹备会议在线召开
-
3
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廉玉波:《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数据智能应用探索》
-
4
秘书处举办“能力提升小课堂” 首期聚焦汽车芯片
-
5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教授曲小波:《城市低空出行:载具、数据与孪生平台》
-
6
浙江雅虎控股有限公司加入中汽学会团体会员
-
7
2025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无人系统安全员培训在福州大学召开
-
8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许楠:汽车大数据驱动的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效管理与测评技术探索
-
9
动力、底盘、智驾融合技术交流会在吉利举办
-
10
数智驱动・博引未来 第三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