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中国恒瑞有限公司参与德国政府轻量化科研项目
近日,由中国恒瑞有限公司投资的国内首个致力于轻量化未来应用的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以下简称:ACTC)参与了德国政府轻量化科研项目。
ACTC通过提供一款SMC电池包的设计,支持由德联邦巴登-符腾堡州的科学、研究和艺术部以及SIMUTENCE公司资助的轻量化科研项目“VirtualSMC” 开发、验证和最终的成品展示。该项目旨在通过简化的仿真方法,为片状模塑料(SMC)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工业化应用的数字化工艺流程模型。该项目由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简称KIT)的车辆系统技术研究所(简称FAST)主导,启动于2020年3月,为期一年半。
作为该项目演示部件的电池包,由ACTC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并使用SMC模压 & PCM混合成型工艺试制而成,950 x 570 x 280 mm的尺寸条件下重量不到5KG。产品通过复杂和精密的模具设计实现了SMC模压和PCM模压混合成型,并内嵌了金属件,无需额外胶结金属件,提升了连接部位的强度。这种新型的工艺为新的产品设计提供了思路,也将在“VirtualSMC”项目中,为高效数字化仿真设计的验证提供支撑。
片状模塑料(SMC)是一种纤维增强的热固性材料,与常规的复合材料相比,其可定制化的材料体系和制造工艺极大地提高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业级应用的潜力,这种趋势在新能源电动汽车(BEV)的电池包上尤其明显。SMC设计自由度很高,材料成本较低,种种优势已经体现在各类研究机构及厂家的多种轻量化解决方案中。
为了充分利用SMC轻量化解决方案的潜力,采用合适的仿真设计和优化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制造过程会显著影响产品中纤维取向等结构,进而影响产品的性能。因此,有效的仿真设计还需要一个对实际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映射系统(digital twin),也需要一个虚拟的工艺过程链,这可以为后续的进一步仿真方法,如翘曲变形仿真、结构仿真等保留制造过程对于产品性能的影响。不过,之前的学术模型过于复杂,导致无法生成有效的材料卡片用于工业化产品的结构仿真当中。而且,他们还没有足够成熟的技术来清晰描绘不同的工艺制造过程来满足最小精度和最大数值效率的要求。
VirtualSMC项目将弥补以上诸多局限,通过简化的仿真方法,为SMC轻量化解决方案建立高效的工艺流程仿真设计,推动SMC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大家都在看
-
1
2025Energy Meter Instruction version 1.0
-
2
关于购买保险及提交自行购买保险证明的通知
-
3
CSAE行知学院7月15日青年学术前沿论坛日程发布:如何平衡汽车新技术、产品迭代需要与乘员安全保护的诉求
-
4
关于开展”走进广汽集团“活动的通知
-
5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与应用”分论坛成功举办
-
6
日产汽车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一行到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7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8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加快氢能产业低碳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召开
-
9
动力、底盘、智驾融合技术交流会在吉利举办
-
10
CSAE行知学院7月19日青年学术前沿论坛日程发布: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