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及绿色高效产业生态构建 |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动力电池主题峰会成功召开
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绿色产业生态的构建,是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9月17日,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期间,“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及绿色高效产业生态构建”主题峰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担任主席。
会议上半场以“技术创新引领全球产业发展”为主题展开,来自电池领域的专家从固态电池、无钴电池、宽温域电池等角度对目前动力电池关键创新技术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主持上半场会议
许艳华对与会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感谢。她指出全产业链从材料、电芯、系统包括装备都对动力电池取得今天的发展局面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致辞
董扬指出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从科学发明阶段已差不多完成,但从产业化和工程技术的完善角度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他呼吁,动力电池要有产业思维,要成为一个产业,要有边界,要联合,要注重工程技术,要对上下游形成互动的良性关系,和政府也要有一个互动的良性关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致辞
马春生表示虽然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动力电池发展形势都非常好,但是仍面临产能不足、安全有待提高等问题。后续还是要坚定方向,加强统筹协同;落实双碳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继续提高安全性;在产能布局、资源保障以及回收利用等方面实现综合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资源综合利用处四级调研员艾崇致辞
艾崇指出,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梯次和再生利用产业快速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325个地级行政区的回收利用体系。下一步将通过加强规划政策引导以及加大监管约束力,强化全生命周期溯源监管,推动产业的规模化和高质化发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海龙专题演讲
俞海龙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各自优缺点,并介绍了法国Bollore、日本丰田相关的固态电池技术。他指出固态电池要从材料结构进行原始创新,要有创新结构,做出应用试点,然后配套新的技术革新,将制备方法和电池融合,最后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
瑞浦能源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小聪专题演讲
张小聪表示瑞浦能源2021年底的目标是要推出量产280-300Wh/kg的电池,快充要达到2.2C左右。磷酸铁锂电池现在正在研发200Wh/kg的量产产品,搭载国内的电动汽车可实现500公里续航要求。
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乘用车事业总经理谢秋专题演讲
谢秋对新格局下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享,重点介绍了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绿色生态技术,并对下一代技术进行了展望。谢秋认为,应该科学定量制定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发展计划,通过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内阻、高效率制造技术的发展,有效降低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志坤专题演讲
王志坤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动力电池全球发展趋势以及蜂巢能源在动力电池技术和产业化取得的进展。他指出,动力电池创新扩散曲线加速,会加速新能源汽车在更大范围内的全面普及,要做好行业超预期发展的新资源和各项工作的准备。蜂巢能源将坚持和聚焦创新战略,实现“共享化、低碳化、国际化”,与行业协同共赢发展。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涛专题演讲
王建涛表示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将基于现有350Wh/kg的电池技术,通过技术提升,在不断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做面向可制造、可应用的一些设计,最终希望能够做到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
会议下半场以“构建绿色高效动力电池产业生态”为主题,电池产业链的代表性企业,就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生态构建、关键的电池安全技术、电池智能化管理、电池上游金属资源、智能制造技术、电池回收技术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主持下半场会议
肖成伟主持会议并表示下午的主题峰会将会从构建产业链、资源配置、成本控制、智能制造、梯级利用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和与会代表进行分享。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研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专题演讲
徐兴无从动力电池产业对资源的依赖关系、原材料市场的供求关系及价格趋势、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全生命周期电池的设计概念以及国轩高科全产业链生态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资源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生态链势在必行。磷酸铁锂电池在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循环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技术上正突破能量密度瓶颈,从资源保障的角度应大力发展。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李树会专题演讲
李树会向大家介绍了大禹电池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8项核心技术。其中,定向排爆是大禹电池最核心的技术。他表示大禹电池将在2023年具备量产条件,其中首搭项目是沙龙品牌的首款车型,目前已经完成数据设计,将在今年年底开展全面测试,预计2022年6月上市。同时,大禹电池相关专利将面向全行业免费公开,希望行业携手合作共同解决电池热安全问题。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斌专题演讲
曹斌分享了智能化大数据在电池安全预警、电池寿命、能耗与热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对电池安全性、寿命和使用体验方面的理解,实现电池风险预测和性能优化,以提高安全性,延长寿命,提升体验,支撑电池系统发展。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晓申专题演讲
王晓申指出锂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源开发跟不上产业链下游市场的需求。他表示要实现可持续的稳定供应锂产品,必须坚持绿色开采这一关键战略。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如坤专题演讲
阳如坤从动力电池产业现状、锂电制造面临挑战、电池产业发展规律、电池制造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分享。阳如坤指出,“光伏+储能”将成为未来全球主流能源,动力电池作为能源战略的心脏,动力电池制造还有很大的质量提升空间,需实现整个制造数据的闭环控制,解决工程基础、工艺模型、控制模型等核心问题,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平专题演讲
张宇平介绍了回收溯源、绿色拆解、梯级利用再装配、储能电站与电池包、资源化利用、化学提纯与原生化、材料再制造的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他指出了未来格林美深耕“开采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驱动模式,共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推进碳减排。
新能源汽车与核心部件动力电池是减少汽车使用环节碳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次峰会以技术创新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和构建绿色高效动力电池产业生态两个议题为切入点,对实现“双碳目标”下动力电池的技术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总结,对实现降低道路交通领域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WNEVC 2021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于9月15-17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会议以“全面推进市场化、加速跨产业融合,携手实现碳中和”为主题,设置3个主论坛、1场央视对话、11个主题峰会及5个专题论坛,邀请全球各国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围绕碳中和愿景下的政策、行动战略、技术路径、跨产业协同、关键技术创新等展开研讨,进一步加快构建跨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汽车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促进全球深度合作。
- 大家都在看
-
1
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廉玉波:《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数据智能应用探索》
-
2
关于开展低空经济领域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的通知
-
3
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技术基础赛项正式开赛!
-
4
浙江雅虎控股有限公司加入中汽学会团体会员
-
5
2025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无人系统安全员培训在福州大学召开
-
6
关怀暖人心 薪火永相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党总支探望老党员并转交“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
7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飞行汽车分会年会暨飞行汽车标准研讨会成功举办
-
8
CSAE行知学院7月15日青年学术前沿论坛日程发布:如何平衡汽车新技术、产品迭代需要与乘员安全保护的诉求
-
9
联盟前瞻技术识别工作组筹备会议在线召开
-
10
“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团体标准提升引领行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