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六千华里,科普暖润南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启动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增进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学会为响应国家科普号召,助力汽车科技强国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汽车科技知识。值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周年之际,9月5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蔚来、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在图木舒克市举办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2025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征集活动科普南疆行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内容包含国车之光、科学家精神、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汽车安全测评、汽车前世今生等汽车科普课程;汽车公益活动、展车进校园互动体验课程;差速器拼接模型、红岩神炮模型、方程式赛车模型、太阳能小车模型等科普动手课堂;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征集活动集体绘画等。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志向、传承科学家精神,点燃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文化与传播部部长路瑞刚以“国车之光”为主题将历史起源,万乘之国;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源及发展;前沿科技,快速发展等内容搬进开学第一课堂,通过生动讲述、互动交流等形式,带领青少年追溯国车发展脉络,感受科学家精神的力量,展现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让同学们开启新学年的成长之旅。路瑞刚部长表示,未来学会将继续推动汽车科普进校园,通过更多丰富多样的活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后备力量,让 “国车之光” 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在汽车科普动手实践环节,为同学们准备了专门定制的差速器模型套件,套件内包含可拆解的齿轮组件、组装说明书与配套工具,模型以透明外壳展示内部结构,方便同学们直观观察动力传递过程。活动中,老师先讲解差速器 “让汽车转弯时左右车轮转速不同” 的核心原理,随后指导同学们分组动手组装,大家对照说明书,小心翼翼地拼接齿轮、安装传动轴,遇到卡壳时互相讨论、向老师请教,现场充满专注与欢乐的氛围。当完成组装的模型成功模拟出 “直线行驶时同步转动、转弯时差异化转动” 的效果时,同学们纷纷发出惊叹,不少同学还主动尝试拆解重组,深入探索不同部件的作用,在亲手操作中切实掌握了汽车底盘的关键技术原理。

在展车进校园环节,新能源汽车的展车驶入校园操场,为同学们带来沉浸式的人车互动体验,让汽车科技从书本走向现实。蔚来技术规划资深总监陈骞博士打开车辆引擎盖与后备箱,用通俗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发动机、电池组、安全气囊等关键部件的功能与原理,还邀请同学亲手触摸方向盘、操作中控屏,体验车辆的智能交互系统。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智能汽车,更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汽车科技的理解,激发了同学们探索汽车领域的兴趣,为开学课堂增添了生动的实践色彩。

在集体绘画环节,同学们围绕我心目中的绿色出行以“明天” 为年度关键词,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从新能源汽车的创新设计、空中悬浮列车、环保步行绿道等多元场景入手,对低碳生活的期待与对科技发展的憧憬融入画作之中。一幅幅充满童真与创意的画作陆续诞生,它们是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将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低碳生活的行动中来。

公益活动环节,学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蔚来、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带来了汇集新能源汽车智慧与创意的科普绘本、汽车动手拼装模型、学习用品、科普工具等。学校表示这些物资不仅丰富了学校的科普资源库,更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未来他们会利用这些物资开展科普社团活动,让汽车科学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此次多方联合的公益捐赠,搭建起企业、机构与学校协同育人的桥梁,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南疆,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汽车科普志愿团队成员从充满西域风情的喀什古城出发,即将跨越6000里漫漫征途,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三团中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第一中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华山二中等南疆重点中小学校,最终抵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第五中学,用专业的汽车知识与温暖的公益服务,为南疆学子们搭建起一座移动的汽车科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