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聚力,繁星闪耀:产业创新生态合作闭环成型,共筑汽车技术变革新引擎
7月31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舍弗勒中国与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主办的“产业创新生态合作对接沙龙”在上海舍弗勒总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标志着三方自5月签署《产业创新生态合作备忘录》以来,以“繁星计划”为核心的创新生态体系完成 “需求发布-精准对接-成果落地”闭环实践,为汽车产业技术攻坚与协同创新提供了可复用的生态范式。
嘉宾介绍 舍弗勒CTO刘泳
沙龙现场
从战略签约到闭环落地
2025年5月14日,三方启动战略合作,依托学会“繁星计划”构建“企业出题-多方解题”机制。舍弗勒发布涵盖数字化、机器人、能源、软件定义汽车、电驱动、移动出行、材料与制造、先进生产等八大领域的50余项技术需求清单,向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开放创新边界。
三方签约(5月14日)
7月16-17日,线上对接沙龙吸引清华、北理、哈工大、吉大、港科大(广州)、芯驰科技等30余家单位参与,初步匹配20余项技术方案。本次线下沙龙则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实现了从“面”到“点”的精准穿透:
高层亲临,深度对话:舍弗勒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首席技术官刘泳等核心管理层成员亲自参与,与各项目团队围绕技术可行性、产业化路径、市场潜力等进行了面对面、点对点的深入交流,为潜在合作锚定方向。
高层交流
技术部门精准对接,一对一深入论证: 沙龙特别设置了密集的“一对一技术对接”环节。舍弗勒各业务部门的技术负责人悉数到场,根据项目领域,分组与各项目团队进行了闭门深度交流。就技术细节的拆解、方案可行性的论证及后续合作可能性的务实探讨,将线上初步匹配推进至实质性技术攻坚层面。
一对一交流
资本同步跟进,锁定高潜项目:在技术对接高效推进的同时,学会充分发挥平台枢纽作用,牵头组织舍弗勒投资部门、上海国际汽车城投资促进部、中金资本、国汽投资、武岳峰资本、凯辉基金等产业资本代表,为筛选出的高潜力项目举办了专场投融资对接会。资本方结合技术对接的深入反馈与项目的商业前景,同步开展投资价值评估与合作模式探讨,为具备产业化潜力的创新成果注入加速落地的关键资源。
构建创新共同体
舍弗勒中国区CEO张艺林在致辞中强调:跨国企业正从技术应用者转型为生态共建者。此次合作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需求牵引-技术赋能”体系、上海汽车城的产业集群能力与舍弗勒全球化技术视野深度融合,加速前瞻技术商业化进程。
舍弗勒CEO 张艺林博士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指出:“繁星计划”通过科创加速营、技术攻关服务等举措,破解研发与市场脱节痛点。本次沙龙验证了以企业需求为纽带的资源配置效率,未来将拓展至更多产业链关键节点。
中汽学会 赵立金副秘书长
上海国际汽车城总经理潘晓红表示: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等平台,汽车城将持续开放测试场景与数据资源,推动创新成果在真实产业环境中验证迭代。
上海国际汽车城 潘晓红总经理
构建四维生态协同体系
三方将以对接沙龙为枢纽,系统性推进产业创新生态制度化合作,重点构建四大协同维度:
1、产学研合作与联合研发:联合实验室与研究中心、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2、合资企业与战略联盟:合资公司、战略技术联盟
3、供应链与产业生态合作:供应链合作、行业联盟与标准制定、项目落地支持与资源配置
4、并购整合与技术授权:并购与技术整合、技术输出与专利合作
参观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
参观舍弗勒
繁星点亮产业创新穹顶
本次线下沙龙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三方共建的创新生态完成了从“需求发布”到“深度对接”的关键跨越。这场覆盖“技术需求精准锚定 - 成果筛选匹配 - 资本资源协同 - 应用场景开放”全流程的生态实践,不仅为舍弗勒挖掘了创新动能,更以“繁星计划”为蓝本,为汽车产业构建“企业出题、多方解题、生态赋能”的创新闭环提供了可复用的范式。当企业敢出“难题”、学界能解“真题”、资本愿押“答案”的协作网络在实践中初步成型,技术变革的星火正积蓄着燎原之势。
- 大家都在看
-
1
2025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无人系统安全员培训在福州大学召开
-
2
2025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能量计说明书与安装指引V1.0
-
3
关于购买保险及提交自行购买保险证明的通知
-
4
Formula_Student_China_Design_briefing
-
5
关于提名2025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候选人的通知
-
6
AITX微访谈系列(一)| 辰致科技杨兵:“以用户场景定义价值,以全栈技术驱动创新”
-
7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一行到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8
CSAE行知学院7月19日青年学术前沿论坛日程发布: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
9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汽车芯片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专题论坛召开
-
10
关于召开非晶电机关键技术及团体标准研讨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