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识汽车,触摸新科技!视障儿童残健同行汽车科技研学活动
为进一步倡导社会关爱包容残障青少年,丰富残障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提升残障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8月29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发起了听音识汽车,触摸新科技的汽车科技研学体验活动。5位视障青少年与10位正常青少年手拉手走入先进汽车试验室、汽车科普展厅,通过聆听讲解、触摸体验、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相互叠加走进汽车科技前沿,感知先进汽车科技的无限魅力。
活动第一站青少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鑫杰博士带领下走进了汽车拆装实验室,一辆被完全拆解的汽车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上万个汽车零件依照功能、结构错落有致的悬挂排布,为在场的青少年打开了解汽车的大门。视障青少年用手依次触摸汽车轮毂轮胎、刹车盘、传动轴、气缸活塞、减震弹簧等汽车零部件,了解了汽车的复杂内部结构,对汽车车身构造及各个零部件功能与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后冯鑫杰博士带领青少年走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孪生交通实验室,带有旋翼具备低空飞行能力的陆空飞车模块与无人驾驶汽车构成的北航结构化道路无人驾驶系统,向同学们描绘了未来出行的新模式、新场景。冯博士的讲解让现场的同学们感受到了未来汽车科技对日常出行方式的影响,“科技改变生活”深深的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
活动第二站,青少年来到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科普教育基地,在这里视障青少年第一次接触到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身、车轮、前鼻翼、侧翼、尾翼,轻盈坚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流线型车身,热熔轮胎,多功能方向盘通过触摸、敲击视障青少年首次对赛车车身形态、车身材料有了清晰的认识。
随后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青少年走进了本次活动的第三站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在这里参观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展厅、整车虚拟与人机交互实验室、仿真及传感器综合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从智能座舱,到特色场景库,再到智能汽车信息安全,青少年在实验室中了解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先进技术,在与先进汽车技术互动的过程,点燃了对于汽车的兴趣与热爱。
在最后的动手实践环节,青少年在科普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从零开始“制造”一辆遥控汽车。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验证,课堂上青少年不仅动手能力得了锻炼,同时初步掌握了“工程思维”的运用。
未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持续关注弱势群体,整合汽车产业资源,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公益活动,为残障青少年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参观体验内容,营造扶残助残帮残的良好社会氛围,照亮残障青少年心中的汽车科技梦。
- 大家都在看
-
1
关于召开新能源汽车软磁器件新产品新技术研讨会的通知
-
2
2024FSCC
-
3
关于召开第五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的通知
-
4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地平线迈向HSD千万量产新目标
-
5
关于推荐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工程师专项计划人选的通知
-
6
关于2025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毕业生裁判征集的通知
-
7
Confirmation of the time and location for 2025 Formula Student China
-
8
关于2025赛季赛车车身标志的要求及使用规范的公告
-
9
2025 FSC Vehicle Sticker Instructions
-
10
关于举办“汽车供应链自主化与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研讨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