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期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2017年11月28日,第二十一期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国家资历框架视野下我国工程师认证制度的改革发展”为主题,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苏小军、学会学术部改革发展处副处长党锋出席论坛,来自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34家单位的5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具体承办。论坛采用主题报告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宁主持。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苏小军副部长到会致辞并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建设世界强国需要我们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每一位同志都要从各行各业、各自的工作出发,系统思考中国科技、中国的科学界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当中发挥什么样的新作用,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新定位,完成什么样的阶段性使命才能够对标“十九大”的要求,这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国学会最重大的任务。学会要在平台资源的基础上深度开展研究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服务于科技人员的职业成长,让继续教育贯穿于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涯。这对学会来说,是必然的使命,也是我们工作的责任。同时,借助“一带一路”把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推广出去,帮助更多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去,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
来自教育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数位专家分别从“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对我国工程师认证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家资历框架视野下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国际比较”、“在工程师认证制度中,国家资格和民间资格的定位及相互关系”、“国家资历框架视野下,学会在工程师资格评价中的职能定位”、“国家资历框架视野下如何设计工程师的等级和标准”五个方面进行引导发言,与会代表结合各自学会情况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会场讨论热烈,气氛活跃。
通过研讨,加深了全国学会对国家资历框架的理解,并就如何推进将学会工作与国家资历框架工作有机结合、如何推进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的开展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后将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学会服务能力,构建符合工程师成长需要的会员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推动中国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中国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与工程教育认证、国家职业资格管理、国家资历框架编制等工作的对接,扎实推动全国学会的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 大家都在看
-
1
关于2025年度(第一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候选人结果公示的通知
-
2
关于开展”走进广汽集团“活动的通知
-
3
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二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程师工程能力评价工作的通知
-
4
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加入中汽学会团体会员
-
5
日产汽车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一行到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6
关于征集2025年度第二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候选人的通知
-
7
关于举办汽车芯片关键技术及安全应用培训的通知
-
8
关于举办2025(第三届)“问界杯”汽车智能制造场景创新挑战赛的通知
-
9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一行到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10
关于征集2025汽车相关课程建设典型案例的通知